市城管执法委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7号问题整改情况的公示
索引号 : 421226526/2024-33310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发文单位: 咸宁市城市执法管理委员会
名       称: 市城管执法委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7号问题整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6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市城管执法委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27号问题整改情况的公示
2023年12月1日至20日,湖北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咸宁市开展的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2月20日,省督察组向咸宁市委、市政府反馈了督查报告。为认真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促反馈的问题整改,我委对照《咸宁市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认真认领市序号27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案组织了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反馈问题
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农村生活垃圾清扫设备比较落后,管理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承载能力不足。
整改目标
升级改造现有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逐步更新农村生活垃圾清扫设备,完善管理运营机制。提升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承载能力。
整改措施
1.制定咸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补齐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短板,完善农村生活垃投管理体系,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2.健全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升级改造设施落后的乡镇中转站,科学配置垃圾清运车辆。实行农村垃圾收运全覆盖,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提高设施建设标准和保洁员工资水平。
3. 加强对乡镇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监管,定期清理垃圾、开展消杀,对收运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规范管理。
4.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运营监管,满足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需求。
整改完成情况
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我委根据咸宁市实际情况制定了《2024年咸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积极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推进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按照市本级方案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强化了各级责任主体,督促指导本地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并加强了日常监管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农村垃圾治理相关奖补资金发放依据,督促各乡镇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做实做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
健全农村垃圾治理收运体系
各县(市、区)农村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与维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设施建设标准得到显著提高。全市农村共配备了11350名农村保洁员,电动保洁车1008台,各类清运车辆440台,设置正规垃圾分类收集点(分类亭)4680处,依托78座乡镇中转站,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至市本级、崇阳县和赤壁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终端进行无害化处置。2024年1-11月我市共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63128.49吨,全部无害化焚烧处置,实现了农村垃圾收运全覆盖,提高了环境承载能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加强乡镇垃圾中转站日常监管和对设施落后的乡镇中转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各县(市、区)从完善监管制度入手,同时强化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垃圾处理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推行垃圾分类,保持站内外环境整洁;注重安全管理和防范,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确保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安全、高效、环保运行,有效保护中转站周边环境。同时对收运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了规范管理,所有78座乡镇中转站建有三级渗滤液沉淀池,各县(市、区)均有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收运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进入乡镇污水管网或运至当地污水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置,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随着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近两年,各县(市、区)投入资金7530余万元,共完成29个乡镇中转站的改造和设备升级,新建农村中转站2座和九宫山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与处理中心项目,更新分类运输车辆36台,更换压缩箱14个,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收集点千余个(分类亭),发放各类分类桶近万余个,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转运效率,确保了农村垃圾收运的及时性。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运营监管
根据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建筑垃圾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相关要求,我委制定了《推进建筑垃圾治理重点任务清单》,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制定《制定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编制出台包括源头减量、分类处理、消纳设施和场所 布局及建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强化全市建筑垃圾收运处管理体系,我委还起草了《咸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对本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及其相关监督管理,目前正在上报市政府审批,各县(市、区)均参照执行。截至目前,各县(市、区)都建有建筑垃圾处置设施。赤壁市建有一座设计年处置量43万余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2条生产线,主要对赤壁市辖区内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清运处置及再生产品资源化利用。崇阳县投资5100万建设崇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了一栋厂房建设及破碎机、渣浆泵等生产线、环保线相关设备安装,目前已投入试运营,可年处理建筑垃圾、尾矿等固体废弃50万吨。嘉鱼县已建有一条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年处理量约10万吨,目前设备正在进行检修维护,预计12月底完成。通城县现有一座处置年能力为3万吨再生物质回收中心,日处理约200吨建筑垃圾。通山县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位于南林桥镇,今年以来共处置建筑垃圾1.3万吨。咸安区依靠市本级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基本实现了市主城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该项目可年处置建筑垃圾和尾矿100万吨。
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