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委2023年度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
索引号 : 421226526/2023-3308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城管委
名       称: 市城管执法委2023年度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0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市城管执法委2023年度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市城管执法委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积极认真办理每件建议和提案,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工作实效,认真抓建议和提案的答复和落实,为我市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现就办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共办理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40件。其中,办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共17件(主办5件,会办12件),办理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案共23件(主办件1件,会办件22件),其中涉及环境卫生类9件、市容管理类14件、市政设施类9件、园林绿化类5件,其他类型3件。2023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并回复,同步沟通率、回复率均达100%,在市城管执法委门户网站“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专栏进行公开,公开率100%。2023年共办理主办件共6件,其中办理结果为A类的4件、B类2件;会办件34件,其中办理结果为A类的9件、B类23件、C类2件。总体办结A类占32.5%、B类占62.5%、C类占5%。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站位抓办理。根据《关于交办2023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通知》,我委迅速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根据科室职能立即进行任务分工。2023年4月,印发《关于办理2023年市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领导和承办科室、责任人及办结时限,确保件件有人管、有人办。在建议提案的办理过程中,有关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参与,与代表和委员们进行了交流、沟通,通过实地考察、座谈协商、专题调研等方式,对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落实,确保了办理质量和效果。
(二)务求实效抓办理。委属各单位将办理工作作为倾听民声、广纳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开展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突出解决好市容管理、突出解决好事关改革创新、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三个突出”问题,把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是否惠及民生作为衡量办理质量的标准,真正把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上来,变“一次性办理”为“跟踪问效式办理”。如市环卫局在办理关于加强垃圾分类建议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6月27日,全省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在咸宁召开,我委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三)强化沟通抓办理。按照办理工作原则和要求,我委在办理前积极与会办单位会商,充分征求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同时办理中严格按照“先沟通后办理”,“先沟通后答复”的要求,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加强与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沟通交流,对代表和委员提出的实质问题,做到逐一答复、正面答复,力求让代表满意。办理后,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回头看”,根据反馈意见对承办事项再研究、再推进,给代表满意的答复。
三、主要办理成效
始终把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动力和抓手,狠抓落实,巩固成果,确保建议提案办理取得实效、长效。
(一)以建议提案办理促进城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一是持续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整治。“抓早抓小、快查快纠、动态清零”,实现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截至9月,处置了违法建设29.94万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全年20万平方米目标任务。二是持续规范店招设置。制定《咸宁市户外店招管理规范》《中心城区门店招牌设置管理工作指引》,落实门店招牌“免审即备”备案制。针对052号人大建议《关于对桂乡大道两侧农庄经营户规范设立指示牌的建议》,我委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桂乡大道沿线6家农庄进行广告招牌设计和选址,指导农庄办理审批相关手续并统一规划设置广告招牌,桂乡大道6家农庄的门店招牌已按规定程序和设计要求安装完成。三是“全城一个停车场”缓解“停车难”。正在编制《咸宁市城市道路路内停车设置指南》,推行“路内停车收费”,按照“应划尽划、应增必增”原则,打出“建、挤、腾、调”组合拳,增设停车位。截至9月底,全市因地制宜施划停车泊位18096个,咸宁智慧停车系统已接入共216个停车场,约3.6万个停车泊位信息共享互通。四是疏堵并举优环境。一方面,严治乱摆乱设、乱牵乱挂、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堆乱放等行为,累计劝导违章经营1.6万户次,管理晾晒近千处,清理乱贴乱画10万余处,督促清洗污染路面18.1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结合片区实际,各支队联合街道办事处,在城区范围内设置临时疏导点近20处,为流动摊贩安“家”。同时,坚持“共同缔造”的城市治理理念,对鄂棉夜市、明珠广场等摊点,允许商户定时定点规范出店经营,与商户签订“夜市规范经营承诺书”,积极与商家、居民沟通交流,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二)以建议提案办理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全省垃圾分类现场会在咸宁成功举办,省厅、市政市政府领导给予高度肯定,全市以会促建、以会促提成效明显。一是高标准实施清扫保洁,创新推行“五位一体”保洁模式,定点、定时、定人、定车,定线开展清洁,确保城区1080万平方米公共区域常态保持干净整洁。二是规范化管理环卫设施,城区78座公厕配套设施全部提档升级,涂装整修垃圾运输车辆,规范环卫车辆的标识标志,彻底实现“从没有不滴漏的垃圾运输车”到现在“没有一辆滴漏的垃圾运输车的转变。三是垃圾分类卓有成效。坚持高位推动、统筹谋划,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探索餐厨垃圾“集中式+就地式”处置模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全市创建49个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截至9月,市城区778个小区建成了垃圾分类亭1074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291个,基本实现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四是宣传引导普及常识。新建十六潭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美誉度不断上升。
(三)以建议提案办理促进城市市政设施提档升级。一是以人为本推进拥堵点工程。分2年改造中心城区40个拥堵点,目前已整治拥堵点40个,建成10条儿童友好街道、1所儿童友好型学校,为校园安全提供保障。如,咸宁市第七小学校园周边改造项目,从交叉口治堵上升为安全上学路径改善,解决了出入通道年久失修,无路灯和监控设施等极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学校、香城古街和周边居民实现了共赢,该做法经验做法在全省住建系统城市管理观摩品质会上得以推广。二是多元共治“脏乱差”地块。出台《市中心城区“脏乱差”地块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摸排198块“脏乱差”地块,198块“脏乱差”地块销号114处、覆绿50.8万平方米,逐步还给市民一片无污无臭的绿色空间。三是精益求精开展“城市双修”。正在加速整治5197个问题井盖,开展城区雨水口、雨水井清掏工作,累计清理雨水口9870个、雨水井5155个,支管清淤11298米,切实保障群众“头顶”和“脚底”安全。四是多措并举治“飞线”。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的“谁家的管线谁入地”的原则,采用“城发建设、运营商租赁”模式,加强协调保障力度,扎实开展主次干道架空弱电管线入地,同步迁改明显“挡道”的光交箱,以点带面推动整治,目前已完成27条主次干道周边约30公里架空弱电杆线入地;完成560个小区、602条背街小巷飞线整治。
(四)以建议提案办理促进城市绿色治理成效显著。增绿提质“+公园”,积极谋划一批城市公园建设和改造项目,截至9月,咸宁市(含县、市、区)已建成城市口袋公园13个。挖掘功能“公园+”,主城区确定6处开放共享试点绿地,为市民打造“共享绿色空间”。我市出台的《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已成为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省级地方标准,成为继四川成都、深圳龙岗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公园城市标准化试点。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委员会的正确指导和各会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提案和建议等的办理工作。但办理质效与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委员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问题解决还不够彻底。从今年的办理情况看,正在解决或有关工作已启动的(B类)25件,占承办建议和提案总数的62.5%;C类2件,占承办建议和提案总数的5%,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成果转化还不够及时。我们注重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但将办理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指导实践、形成长效化机制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改进办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办理的工作质量。一是加强组织保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办理流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工作透明度。二是狠抓工作重点。坚持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推动改革发展、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切身利益的重要载体,推动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三是争取广泛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向群众争取理解和支持,加大保障力度,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
咸宁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