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效果咋样?快来看看吧

索引号 : 文       号 :

主题分类: 发文单位:

名       称: 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效果咋样?快来看看吧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5日

有效性: 发文日期:

交通治堵是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

10月开始,市城管执法委对十六潭路、银泉大道、咸宁大道等主干道交通组织进行调整,进一步规范行车秩序,提高行车安全,方便市民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一个月过去了,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为何优化?

六大问题成通行拦路虎

从10月份开始,十六潭路、银泉大道、咸宁大道等城区主要路段的交通组织已经进行调整,进一步规范行车秩序,提高行车安全,方便市民出行,营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试运行阶段,市交警支队城区大队正密切关注新交通组织通行状况,根据车流量等运行状况,做到及时调整,以应对后期早高峰。

据了解,十六潭路、银泉大道、咸宁大道等主干道作为衔接咸宁新老城区的重要交通性主干道,沿线用地业态主要为居住、商业及行政办公,分布较多的企事业单位、酒店、商铺,承担了大量的服务性交通需求。

同时,城区主干道是连接武汉、南部三县的交通要道,承担了大量的过境交通流。提升主干道道路服务水平,对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创造便捷、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化调整前,城区主干道存在六大问题:交叉口交通需求大,车道数不足,车辆排队较长;调头点位少,分布不均,市民行车不便,调头车辆堆积造成拥堵;随着车流量逐年增长,交通组织方式滞后,全路段行车速度较低;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路权不明,对机动车干扰大;辅道内有停车位,且未划分辅道路权,停车影响车辆通行;机非混行、非机动车横穿马路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如何优化?

打造智慧路口保顺畅

那么,具体如何优化调整?

市城管执法委介绍,咸宁市区40处拥堵点整治参照广州、深圳等城市先进经验做法,充分考虑咸宁城区实际情况,按照“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精细设计、智慧治理、高效管控”的治堵新理念,结合全息路口、数字孪生、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在不新征用地的情况下,通过交通设施微改造、交通组织微循环等措施,以较少的投资、较快的速度,挖掘道路通行潜力,缓解拥堵状况。

——优化大路口交通组织设计,十六潭路、银泉大道主线方向不能直接左转,而是要通过远引调头间接实现左转,即车辆直行经过交叉口后,通过前方调头点调头,包含银泉大道与十六潭路、咸宁大道、温泉路共三个交叉口。

为什么不能直接左转?依据交通调查数据,银泉大道主线双向高峰直行车流量为每小时3550辆,主线左转车流量为每小时378辆。银泉大道改善前,沿线主要交叉口信号控制周期超过180秒,交叉口为过饱和状态,车辆排队延误较严重,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原左转车辆通过此交叉口需要二次排队,平均行程时间(主要为排队等待时间)为232秒。

——打开小路口,增加3处调头和左转点位,包含书雅巷、谭惠路、邮电路路口。

此三处小路口处打开中央护栏,加设灯控;与人行横道合并设置双向调头和实现部分左转功能。

——优化现状横断面布局。

调整现状主路双向四车道为双向五车道,结合左转和调头需求,变换设置车道。辅道取消路侧停车位,改为一机一非车道,明确非机动车路权。

——智慧路口,数字孪生。

设置智能检测设备,自动采集流量,自动调节信号配时;交通控制系统智能联动,保障大流量方向通行效率,一体绿波协调控制;区域自适应调节,智能调配车流。

——多管齐下,提升道路品质。

实施多杆合一、飞线整治、绿化提升、退让空间提档升级。“‘智慧路口’‘多杆合一’‘自适应信号控制’‘非机动车前置等待’‘坡道无坎设计’等先进理念和做法浓缩于此,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毫不逊色。” 市城管执法委政府投资项目部工作人员张佳良说,智能设备也增强了功能:通过“视频+雷达”检测,自动采集车流量,实现交通信号灯智能调节,路口红绿灯配时根据车流动态调节。

此外,还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优化标线设计,缩小路口渠化岛。同时,新上了一批先进设施,如太阳能分道标、太阳能道钉、3D立面标记、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定制路缘石等。

效果怎样?

通行秩序越来越安全有序

11月15日,银泉大道从南至北方向机动车道,由之前1条左转车道、2条直行车道,增加为2条左转车道、3条直行车道。高峰期排队车流,由改造前200多米,缩短至50米左右,一般情况下,等一个红绿灯即可通过。

实施“远引左转”措施后,沿线主要交叉口信号控制周期130秒,交叉口无二次排队现象,原左转车辆实现左转的平均行程时间(主要为与下游交叉口之间的行程时间及等待时间)为110秒,平均行程时间缩短122秒。

道路实时监控数据证明:实施远引左转可有效保证大流量方向通行顺畅;远引左转后减少一个相位周期时间,可压缩路口整体通行周期,四相位变为三相位,增加通行能力;在路口前后配套设置红绿灯调头点,以子母灯形式,车辆通过灯控调头实现左转功能。

采访中,记者发现,银泉大道、十六潭路、咸宁大道等路段过街增设人行信号控制,并结合行人过街增加调头和左转点位。

据了解,改造前,银泉大道十六潭路-咸宁大道路段总长1.5km,路段两端为信号控制交叉口,中间设置了5处无信控人行过街,最短的一段人行过街间距仅70米。行人过街存在无规律性,车辆频繁礼让行人,造成直行车辆被频繁截断,无法形成连续的交通流,路段通行效率低;同时行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改造后,御龙花园、书雅巷、潭惠路、邮电路、交通路等小路口,增设了信号控制灯,保障了行人过街的安全,并结合人行过街同步设置双向掉头,实现“远引左转”功能,规范通行秩序,保障行人安全。

同时,银泉大道平峰时段全路段将采用一体绿波联动控制,通过与上下游交叉口的协调功能,实现直行车辆绿波效果,即从上下游交叉口行驶至人行信号控制路口时经过短暂停留或直接通过该交叉口,银泉大道直行车辆通行效率将大为提高。

采访中,许多市民也纷纷表示改造路段的通行秩序越来越安全有序。

市民魏女士说,现在汽车都挺自觉礼让行人的,私家车、公交车都能自觉地到斑马线的地方慢下来,行人也会很自觉,看见绿灯快速地通过。

市民陈先生说,经过改造,改造路段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泉大道,其实非机动车的流量是非常大的,拓宽了非机动车道能保证电动车辆良好地通行,对交通秩序改观挺大。

市民余先生说,新的通行方式实现了路口“各行其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抢行、乱行的乱象,同时还提高了路口的通行效率。


关闭窗口